您的位置:仙游红木家具网 >> 红木家具选购介绍 >> 正文内容
红木家具选购介绍
家具装饰过多蜡煮木材干燥的推广普及
来源:品牌红木网 2020/5/11 16:11:03 发布:仙游红木家具网  编辑:luojianjun
摘要:?一种新的技术能否得到推广实施,关键看市场对其的接受度。对于蜡煮木材干燥技术,记者深入市场进行调查,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有些人对这项技术充满好奇,并会说:“你给我讲讲,煮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有一些企业,他们知晓或者用过,就会分享他们的经验。总结这些企业的观点:蜡煮木材干燥技术不是万能的,这种技术可推广,但难成唯一。
关键词:降香黄檀家具

一种新的技术能否得到推广实施,关键看市场对其的接受度。对于蜡煮木材干燥技术,记者深入市场进行调查,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有些人对这项技术充满好奇,并会说:“你给我讲讲,煮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有一些企业,他们知晓或者用过,就会分享他们的经验。总结这些企业的观点:蜡煮木材干燥技术不是万能的,这种技术可推广,但难成唯一。

统观目前红木家具行业对蜡煮木材干燥技术的运用,不外乎三种。降香黄檀家具第一种是将蜡煮木材干燥技术作为干燥的重要工序,直接用其代替传统烘干方法;第二种是将其作为传统烘干方法的辅助工艺,传统烘干法和蜡煮木材烘干法一起用,以达到更好的烘干效果;第三种是将制作好的毛坯家具用蜡来煮,这样不仅可以干燥家具,又可达到上蜡的效果。对于这三种应用方法,目前虽区域普及率不高,但都有企业尝试,其未来的使用率将会怎样,有待市场验证。

据了解,在很早之前,就有企业用蜡煮技术干燥木材,但其在红木家具制造上小试牛刀,而没能大展拳脚,这必然是有原因的。首先,蜡煮过的木材,虽能达到烘干目的,并且能很好地防止家具因温湿度变化而变形,但是在煮的过程中,蜡会一点点渗透进木材,可能破坏木材的木性。有些人觉得,木材是有灵性、有木性的,这种方式却让木头失去了木性,这或多或少有些争议。其次,蜡煮过后的木材,表面太过光滑,不利于进一步细加工,这也为红木家具制作增加不便。最后,用蜡煮木材,蜡的消耗量会很多,这也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如果温度没有控制好,木材容易变形或爆裂。这些因素,致使许多企业有各种顾虑,也直接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普及。

再者,正如“胳膊扭不过大腿”,蜡煮技术干燥效果再好,其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撼动蒸汽烘干等方法的霸主地位。行业发展至今,很多企业都有相对固定的烘干设备及方法,目前使用最多的便是采用木材干燥室(窑)对木材进行干燥,业内俗称“蒸汽烘干”。其以蒸汽为热源的供热方式,可以人为地控制干燥条件对木材进行干燥处理,操作熟练方便,很多企业都大致掌握了烘干要领,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蒸汽烘干在红木家具行业所占的主体地位,无疑是困难的。蜡煮技术成为干燥的辅助方法,或许可能。

目前,市场上有部分企业正在使用蜡煮木材技术,应用的效果还不错,也正在向业内积极推广,浙江明堂红木家具有限公司烘干主任陈炳全说:“既然有企业把煮蜡技术用得好,我们东阳的企业也应该积极学习。但是可能需要考虑到成本等因素,企业要量力而行。”浙江振宇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朝阳也认为,“对于走高端路线的大企业,可以辅助使用。”在这些工厂骨干和行业老将眼里,蜡煮技术是可取的,但也不是万能的法宝。它的推广、发展,需要企业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但无论怎样,它都应当是一种辅助的干燥手段或通用干燥方式之一,而不可能成为行业唯一的干燥方法。

插屏通体髹漆而成,双面工,正面绘五龙在云间穿梭,气势磅礴;背面漆绘“喜上梅梢”,自然秀美,披水牙子上漆绘卷草纹,宝瓶式站牙,落款“康熙御笔”。

清代晚期社会经济日衰,家具装饰过多过滥,以致堆砌愈益繁琐,尤其是椅具线条粗重笨拙,尺度不合人体舒适的功能需求,风格亦少有韵味。这种偏重形式、不求实用的做法,终因其华而不实使清代家具走向末路。

但是清代的民间家具尤其是榉木家具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它们仍遵循实用为先的准则,大体沿袭着质朴、简洁、实用的传统风格,有的形制依然与明式家具形同孪生。

拓展阅读:

二、先秦家具

1.家具的起源——席

中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最早、最原始的家具便是坐卧铺垫用的席。席的出现,约在神农氏时代。考古界发掘出土的最早实物有新石器时代的蒲席、竹席和篾席等,距今已有五千多年。以后,从夏、商、周一直到两汉时期,古人在居室生活中始终没有离开过席,席成了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家具。

首先,古人将“席”与“筵”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重席”制度。一方面,用它来防潮避寒;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习俗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设席的方式来表现各种规制和礼节。故《周礼》有所谓“王子之席五重,诸侯三重,大夫再重”的记载。那时,古人不论是生活起居,还是接待宾客,都在室内布席。不过,“席不正不坐”,于是就有所谓“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等各种各样的规矩和习惯,如在《礼记》中有“席,南向北向,以西为上,东向西向,以南为上”等规定。在古籍中,我们常能看到不少“连席”或“割席”的生动故事,因身份或志趣的不同,坐席也有明显区别。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家具从一开始就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当时使用的筵和席有很多种类,从选用材料到编制织造,大多十分讲究。《周礼·春官》中记载的“莞、藻、次、蒲、熊”,就是运用不同材质分别制成不同花纹和色彩的五个品种,它们都以各自的特色,满足不同的要求。《尚书·顾命》里所提到的“丰席”和“笋席”,均是经过特别选料、精致加工的优质竹席。

总之,席这种最古老的家具,不仅是中国古代的生活用品,而且是古代习俗和礼仪规制的直接体现,是我们民族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具有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

2.木制家具的肇始——彩绘木家具

1978—1980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单位在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墓地发掘出土了中国迄今最早的木制家具,揭开了中国史前家具光辉灿烂的一页。这些家具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木几、木案和木俎。木几平面均为圆形,圆周起棱边,下置束腰喇叭状的独足;几面直径多在80厘米以上,通高30厘米左右。木案的“形状很像一个长方形的小桌”,平面通常为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在一长边与两短边间构成形板足,有的在另一长边中还加置一圆柱形足;案长90~120厘米、宽25~40厘米、高10~18厘米不等。木俎大多为四足,用榫与俎面的榫眼相接,长方形俎面较厚,长50.5厘米,宽30~40厘米,俎高12~25厘米。

这些木制家具,大多在器身表面施加彩绘,有的单色红彩,有的以红彩为地,再绘彩色花纹。由于埋藏在地下4000多年,木胎已经完全腐朽。经考古工作者采用科学方法起取出土、复原后,真实地再现了古代早期家具的肇始形态,为中国古代史前家具的实物研究填补了空白。


仙游红木家具网特别提示:任何网站、媒体转载本站原创文章则一定要写明文章出处为:仙游红木家具网,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最终解释权归仙游红木家具网所有,如有疑问请与我站编辑部的联系,电话:0760-88881272-8005。